怎么关闭自己的朋友圈不让任何人看,怎么关闭自己的朋友圈不让任何人看微信?

在我的手机里,微信是唯一一个长期不关后台的软件,而且刷朋友圈是我解开锁屏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件事正在隐秘地吞噬我的时间,扰乱我的意志,影响我的情绪,产生着所谓的精神内耗。比如我最近很为房子、生活方式等问题烦恼,于是刷到朋友圈里别人晒房子、晒聚餐时,就特别容易被拨动神经,引发一种“人强我弱、人爽我衰”的焦虑感受,这就是精神内耗的本质。

我痛定思痛,决定将这种恶性循环连根拔起 。

经过漫长的折磨和艰难的探索后,我终于意识到,这些信息只会让我烦恼,而无助于改变现状。于是我把他们打包扔进了“垃圾桶”——关掉了朋友圈入口。

怎么关闭自己的朋友圈不让任何人看,怎么关闭自己的朋友圈不让任何人看微信?

关掉朋友圈入口后,我现在的发现页

接下来我将具体谈谈我是如何决定关闭朋友圈,并停止内耗的。

首先,我问自己,看朋友圈到底有什么用?我的朋友圈里都是些什么内容?让我收获更多还是消耗更多?

说到这,就不得不先分析一下社交领域里都是什么人构成的。我认为,社交平台上的角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表达者(be followed),一种是观众(follower)。朋友圈里也是这样。

怎么关闭自己的朋友圈不让任何人看,怎么关闭自己的朋友圈不让任何人看微信?

先分析一下表达者。比如我朋友圈里的表达者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种是日常性发自拍、晒自己运动成果的;第二种是有意识编排透露小心机的,体现在精妙的图片排版,高消费感的餐厅、贵妇化妆品、智能家居等;第三种是以人生导师自居,发表“启迪大众”的议论的;第四种是分享自己工作成果和业务动态的。

可以看出,每个人的表达动机都是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那么是什么让表达者们这么活跃的呢?自我欣赏一定是起一定作用的,但更有力的是观众的点赞、评论、羡慕甚至嫉妒,是这种正向的反馈。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奖赏,会促进一个人的行为。比如有段时间很流行的摔倒炫富,以及现在常说的凡尔赛,都是一种有意无意地透露优越感的小心机。对此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作家提到,朋友圈这个东西,其实是带有一种表演性质的,尤其是这个点赞、评论的功能设置。

为了追逐这种令人感觉良好的奖赏,我看到人们极力地表现自己独特、优越、生活幸福、高人一等,占最大比例的表达内容就是消费主义,即通过标榜自己的高消费水平,来获得一种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的感觉。

而观众,除了支出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别人的生活以外,还是承受者,是这些怀着各自动机的人发出的信息,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的承受者。

比如有段时间,我觉得家里的东西太多,总是没地方放。正巧刷朋友圈的时候,好几个朋友的照片里都在展示自己的房子,有的是拍自己站在大客厅里玩体感游戏,有的是拍自己新装修的家多么整齐,于是我产生了一种“人爽我衰”的焦虑感,我对自己说,“怎么感觉别人家都这么好呢,他们这个客厅好大”。

类似的还有朋友圈里这个人会画画、那个人会跳舞、谁谁谁又出去玩了景色好漂亮等等,都在拨动着我的心弦,让我产生自己活得不如别人的焦虑。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所处的状态。我问自己,我在被什么控制着?我思考着谁的思考?我的行为是我希望看到的吗?对我改善自己的生活有帮助吗?在了解了一些传播学中对信息的研究后,我有了一些思考成果。

这里我想借助噪音这个概念,说明一下信息层面存在的噪音现象。我们通常理解的噪音大概十,当一个人跟你说话,周围不相关的影响你听清这个话的声音,就是噪音。放到抽象层面,就是那些与你当下所需的信息不相符的都是噪音。

举个例子。当我的潜在愿望是想拥有更整洁的家时,那么高效整理房间的方法是我需要的信息,而不是别人家如何大如何整洁的信息。这时候,后者就是一种噪音。不管这个信息质量有多高、图片排版有多精美、作者谈论装修的意见有多么中肯,它都是对改善我现状无用的噪音,由此产生的情绪波动、注意力损失等,就是我们对身体内部的消耗。

那既然识别噪音的方法这么简单,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去找对应的方法,而还是被噪音信息影响产生内耗了呢?

因为当时我的愿望是不明确的,所需的方法也是不清晰的。

在这种一片混沌的意识里,噪音信息在刹那间、在我有能力意识到并抵抗以前,就已经对我产生了影响。

首先我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有怎样的愿望,只停留在一种感觉里。一种 “我家好小,东西都放不下”这样的感觉里。只有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回问自己,才能明确自己真正的愿望。

那我的愿望究竟是什么呢?我想换大房子吗?好像并不是很想,也不切实际,因为没有钱。我想看别人过得多好刺激我自己吗?也不是我的目的。我想让家里变得整齐,所有的东西都能有地方放吗?是的,这是我想要的。至此,我真正的愿望才得以付出水面,我识别噪音也才有了依据。

不仅小事如此,大到人生规划、实现理想,也是需要不断回问自己才能变得清晰的。我们常说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就能够不断扪心自问的人,让自己的愿望不断清晰的人。愿望清晰,是避免内耗的第一步。

愿望明确了之后,再找针对性的方法就容易多了。首先排除掉看别人晒自己家大房子这件事。再根据具体情况,看自己是需要缩减买新衣服的数量,还是需要增加一些收纳工具,一步步地把问题细化,一个一个地把问题解决。

后来我发现,这个“愿望-方法”的模型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人常出现的各种焦虑,其实就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混乱的感觉层面。比如人们常说“她好漂亮,我怎么没长得那么漂亮呢?”、“她的身材真好,我太胖了,怎么都瘦不下来”、“别人的工作怎么都那么好,我却天天加班工资又低”,这样,看到朋友圈里别人漂亮的照片、有马甲线的身材、六位数的年终奖等等噪音信息,自然被拽来拽去,产生内耗了。

我们都知道行动是对抗焦虑最有效的方法。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愿望清晰”的重要性,在愿望清晰之前,一个人并不能有充分的依据,判断出哪些对自己是噪音,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因此停止精神内耗,也就无从谈起。而且愿望清晰之前,胡乱的行动只会导致更深的焦虑。至于找对了方法之后,能不能坚持,那就是另一个关于意志力的故事了。

接着我想谈一下我对朋友圈这个东西的反思。引起这种反思的原因,在于我发现越来越多的朋友倾向于消费主义的“晒”。我在想,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晒自己又吃了多贵的餐厅、又买了多贵的化妆品、以及一个和自己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都极不匹配的奢侈品包,却没有人晒自己通过聪明才智又赚了多少钱、学会了什么新技能、旧领域有什么新突破?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为了通过最容易的方法获得一种自己很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说是最容易的方法呢,因为花钱显然比赚钱容易,在朋友圈炫耀收获正反馈的概率一定比在微博更大。投资赚大钱、成为百万网红是更能显得自己独特且获得更多满足,但是这个方法相对难得多。人都是很“聪明”的,容易的方法当然做的人更多。

我记得窦文涛在圆桌派里问陈佩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地去山寨周星驰等大咖的电影,而不是自己创作?陈佩斯说,“因为容易”。语毕,全场安静,窦文涛愣住半响,陈佩斯又解释性地重复了一遍——“因为容易”。

那么,为什么朋友圈里的信息相对于其他来源的更容易影响我的情绪?是因为认识吗?马云我也认识,但他再有钱我也不会嫉妒。是因为熟识吗?但身边的富二代朋友也不会拨动我的神经,因为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那是因为什么呢?

我想是因为近似性。社交距离上比较近,而且基础条件类似,这类人属于“同一个圈子”。

相比马云这种远在天边的人,隔壁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影响一定更强。早期看韩寒的杂文,经常看他说以前的同学“身边连个真实的励志故事都没有”,我就在想,励志故事我们不缺呀,富兰克林李嘉诚,鸡汤书里全是,为什么一定要求身边的呢?后来我想明白了,就是因为影响强度上,身边的要大于远在天边的。不管是正向影响还是负向的消耗。

当微博、朋友圈、公众号、抖音等平台相继面世时,人人都趋之若鹜地去注册使用,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不管是什么平台,我用一段时间就会觉得无趣了,因为发表了什么言论经常是无人问津的。

在这个问题上,朋友相亲的经历给了我很大启发。她和我说,来相亲的那个男生耿直地表示,“成年人的交往都是价值互换”。虽然初次见面这么说有些突兀,但确实有道理。我想不止在感情交往上,在任何社交软件、社交媒体或任何信息平台上也是这样,一个人想要搅动风云、获得关注,最根本的一定是他“有两把刷子”,能输出有价值的真东西。

所以我想,一个平台是否有趣,不仅取决于这个平台本身,更加取决于使用者自己是否真正“有话可说”。

至此,我终于看清了社交媒体和我的关系,也找到了停止内耗的方法:

第一,明确愿望;第二,识别噪音;第三采取行动。

拿我自己举例。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而不是靠着消费主义这些虚幻的捷径找存在感的人。所以那些与我的写作无关的信息都是噪音。我需要采取的行动就是分清主次,节制放在噪音上的注意力,最好是消除噪音影响。

综上所述,刷朋友圈不仅无助于我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且只会让我产生越来越多的精神内耗。

于是,我关了朋友圈的入口。

因为,我要把注意力用来感受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为别人鼓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pcring.com/post/2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