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奋发有为的赛道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8年综述

在4月的山城重庆,一批勇于挑战创新的年轻人汇聚一堂,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决赛。这场大赛于4月9日在重庆大学举行。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4554所院校的340万个项目、1450万名学生报名参赛。这次大赛的参赛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功举办8年,累计有943万个团队和3983万名大学生参赛。这个比赛已经成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为许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这个比赛为许多青年插上了创新创业的“翅膀”,让他们的梦想得以实现。

赋能乡村振兴

传承红色精神

2017年8月,一群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年轻人,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鼓励他们要深入了解国情民情,扎根中国大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兰雨潇深刻记得总书记曾经对他说过:“创业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曲折的路,但是你们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这番话让兰雨潇倍感鼓舞,他决心要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勇往直前。

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实验室,走进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教育、加强实践锻炼,自2017年以来,大赛开设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这条赛道涵盖了从延安到古田、从井冈山到西柏坡等地,五年来,已有177万支团队和813万名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革命老区和乡村振兴中。

贵州大学的“博士村长”项目在第六届大赛中获得了金奖。该项目创新性地开创了一种产业振兴和造血扶贫的新模式,将科研和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项目的扶贫足迹遍布整个贵州,下乡服务上万次,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疫情防控期间,电子科技大学的“沈厅筑梦家庭农场”项目采用了创新的扶贫模式,通过新媒体平台直播带货,帮助当地果农销售柑橘。这个项目不仅为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为当地创造了6万个就业岗位。在这个过程中,村里的乡亲们不仅是朋友,更是同事,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个月内,该项目帮助果农销售柑橘超过15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增长5倍。

许多高校和地区都利用红色资源优势,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

“百年好合”项目是在井冈山老区推出的,该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林地资源,打造了“大百合生态农业+旅游”的产业模式,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今,该项目的负责人赵延宽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继续为革命老区做出贡献。

据报道,截至去年8月,已有9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与255万余户农户、6.1万余家企业实现了精准对接,并签订了7万余项合作协议。这些成果表明,“红旅”已经成为一门融合了党史教育、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的“思政金课”,为更多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机会。

紧跟时代需求

贡献青春力量

■涌现出许多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国家重大需求的项目

中国雪车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使用了由东莞理工学院团队研发的拓扑优化智能运动头盔。该头盔采用点阵结构缓冲层,比中国队上一代雪车头盔轻了500-700克,安全性能提升了25.1%。这个由多个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新工科复合型学科交叉团队,历时4年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国产化转型。

“让我们的国家运动员在参加本国举办的冬奥会时能够使用国产头盔,这不仅是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也是我们自信心的体现。”创新创业项目成员钟宇航说道,他代表着众多学子的心声。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如南昌大学中科光芯的硅基无荧光粉发光芯片、天津大学心脉联衢的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我国首套卫星通信阵列参数矩阵并行测量仪。这些成果的诞生,充分展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巨大潜力和创造力。

在过去的8年中,大赛孕育了许多紧跟前沿科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学科交叉和跨行业创新,展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前沿趋势和最新成果。

在过去的8年中,创新创业大赛已经从课堂教学逐渐转向实践教学和服务国家经济发展。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以比赛为媒介,促进了教学、学习和创新创业的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和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培养更多的优秀创新人才和团队。

大赛的力量在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据悉,本届大赛更加注重育人功能,强调“四新”引领,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式设立产业赛道,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互联网+”大赛已经连续8年举办,它将产业和高校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在同一题目下进行答题,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项比赛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和就业,成为教育端和产业端深度融合的桥梁。同时,它也激励着广大青年学生将自己的“青春梦”和“创新创业梦”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中。

加强国际交流

构建开放平台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107个国家和地区的1340所学校、7944个项目、25260人报名参赛。

威廉是上届大赛的季军,他来自英国。在本届大赛同期活动——世界青年大学生创业论坛上,他分享了自己参赛的感受。他表示,“‘互联网+’对我来说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经历,也让我了解到中国是一片研究环境科学的沃土。”如今,他正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新的表述方式更加简洁明了,但是表达的意思没有改变。

自第三届大赛首次设立国际赛道以来,到第六届大赛首次以国际命名,越来越多的海外创新青年汇聚在此。随着“互联网+”赛事国际化程度逐年提升,大赛已成为增进世界大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世界大学生青春追梦和共创未来的重要平台。

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107个国家和地区的1340所学校、7944个项目、25260名参赛者,除了中国高校外。与去年相比,参赛项目数和参赛人数分别增长了44%和62%。参赛项目的质量也非常高,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共有2873个项目参赛,占国际项目总数的37%。这个比赛已成为世界大学生高度关注、广泛参与的创新创业赛事国际品牌,有力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肤色的大学生之间的创新创业交流。

本届大赛的六强团队中,还有两支国外队伍展示了令人瞩目的项目成果。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带来了智子科技-电源自动化设计软件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从需求到样机的全自动化研发,将电源研发成本降低了一半,周期缩短了一半。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则开发了临床级直肠癌诊疗评估一体化AI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直肠癌手术前的决策和手术规划等。这些项目成果展示了国际科技领域的前沿水平,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本次比赛的冠军争夺期间,还举办了多项同期活动,包括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的颁奖典礼,首届世界青年大学生创业论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等。这些活动邀请了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代表、历届比赛冠军以及海外名校代表等,共同参与并交流经验。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为比赛增添了更多的精彩内容,也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在过去的8年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见证了从20万大学生到3983万大学生、从5万个团队到943万个团队的巨大变化。这个比赛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奋发向前、不断进取的故事,让青春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绽放光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pcring.com/post/2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