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彩蛋没了(百度彩蛋怎么触发)

如果你不是工程师,你可能不知道何为黑客松(hackathon,黑客马拉松,又称“编程马拉松”)。

这个术语本身是一个合成词,它是由“编程(hack)”和“马拉松(marathon)”两部分组成。

如果研究历史,会发现是OpenBSD于1999年6月在卡尔加里举办的一次密码学开发活动上第一次使用了该术语。在那次活动中,10名程序员相聚到一起,密集研究如何避免由美国密码学软件出口规定引起的合法性问题,这后来成了黑客马拉松的起源。

如今,黑客马拉松已经成为全世界编程领域的一种潮流,每年有数千场类似比赛在全球举行。

黑客马拉松为何有如此魅力?或许我们可以从一家已经举行了25次这种比赛的公司里找到答案。

001. 黑客马拉松的彩蛋

2021年7月底,百度举办第25次黑客马拉松。

一群高手云集一堂,几十个小时里开发出一个应用或应用demo,累了的话或坐或卧,享受保障团队源源不断升上来的pizza和零食。进入coding show环节后,做出Demo的参赛团队参加集市展,与评委交流探讨,现场评选冠军团队,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的确很酷,但对于参与这项赛事的百度员工们,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的出场才是最大的彩蛋。

之所以喜欢这种活动,是因为在这一刻,每个人都可以放下自己平时需要担当的管理者的角色,换上polo衫、短裤甚至拖鞋,以一个工程师的本色,还原本色的参与各种讨论、观摩和PK。

今年,有一个非参赛的展示项目,抓住李彦宏的目光,这里居然摆上了串串香,包括鹌鹑蛋、鱼豆腐和青菜,然后竖起一个大牌子“AI数签”。

9年、25次、7000组,百度创新者的奥运会

原来,这是一个基于AI视觉设计的DEMO——以往人们在吃串串香时,往往最后有一个环节就是通过数签来决定要付多少钱,而这个项目的创意在于,利用百度飞桨成熟的视觉模型,可以一次扫描就自动统计签数,避免了复杂的数签付钱的过程。

9年、25次、7000组,百度创新者的奥运会

但是,这些欢快的气氛、平等的交流,并不是黑客马拉松的全部,虽然看上去这是一次真实的狂欢,但实际上每个团队都要在24-48个小时里不眠不休的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这是一种对创新能力、应对挑战的能力、工程能力甚至是体力的多重考验。

但是,这对于百度工程师来说,可以说是正合口味。

002. 25次和7000组

黑客马拉松组织者Luna是2012年入职百度的,见证了从2012年到2021年全部25场比赛的人,也是这个项目的深度参与者。

Luna回忆说,百度最开始举行Hackathon,源起是在2012年6月份。当时公司年度调研的结果显示员工对提升创新能力有新的需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形式独特、考验创新力的黑客马拉松进入百度高层的视野。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次黑客马拉松很快在内部进入筹划阶段,当时定下的规则是在24小时的时间内开发一个产品或者DEMO,然后由评委会举行评审。其中,排行第一名的队伍,除了获得奖励外,还会与厂长李彦宏一起吃顿“家常饭”,聊聊天。地点则是百度大厦员工食堂的包厢,是一顿“形式很朴素,阵容很豪华”的饭。

据一位参与过这个“奖励午餐”的员工回忆,李彦宏在宴会上讲话不多、对吃也不挑剔,他更感兴趣是向员工提问,问的都是一些关于如何有创新想法的细节,整个餐叙过程一如他的风格,含蓄平实,但又给员工很多的鼓励。

Luna还告诉本文作者,首次黑客马拉松的报名团队就超过了100个,这是她没有想到的,而项目也天马行空……而后,尽管每年都要举办多次黑客马拉松,但参与人数依然很多,最高的时候达到400多组,近千人报名参加,规模相当惊人,如果按照申报的项目来计算,25次比赛一共产生了7000组参赛选手。

从第一届黑客马拉松开始,百度就决定全员都可以报名参与,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新鲜空气,也增加更多的外部视角。

百度办黑客马拉松的历史上,有两次比较大的变革。

第一次变革,意义非常重大,那就是决定不接受单纯的创意作为一个项目申报,而一定要做出具体的产品或DEMO。

这次变革的背景很深,其实是贯穿整个百度的工程师文化的落实问题。

在黑客马拉松开始的早期就定下一个slogan,叫“行胜于言”。

这句话背后反映了百度的工程师文化的精髓。

李彦宏在很多个场合都讲过:创意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有句外谚是“A dime a dozen”(1毛钱可以买12个创意)。这句话不是要我们不要输出创意,而是创意一定要落到实实在在的实践才有价值。

因此他说:”技术再先进,再有创新性,如果没有解决实际问题,那价值就非常少。我们首先要看他在解决什么问题。创新的出发点从来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要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拒绝单纯的创意参赛”,就成了百度黑客马拉松赛制上的第一次变革。

而第二次变革,是赛制上允许业务部门设立“专区”。

百度的黑客马拉松早期是没有确定方向的,其实,后期也不限方向。但组织者也发现,一方面有些项目会交叉重复,另一方面,业务部门其实有很强烈的透过比赛来搜集外部创新意见的需求,因此,在黑客马拉松进行的后期,越来越多的业务部门开始围绕赛事设立专区,即引导选手们在几个重点方向上构思参赛项目,其中最多的一次高达九个专区,使得黑客马拉松真正变成了百度业务部门的“创新收集器”,也使比赛的参与者始终保持了很高的参与度,25次比赛共累计了7000组参赛。

9年、25次、7000组,百度创新者的奥运会

003. 创新的果实

说到具体的百度黑客马拉松赛事,还真有些特别,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活动不对外开放,只要不是百度员工就不能到场。

这是因为百度的黑客马拉松不仅要调用大量的内部资源,而且很多项目是一旦获奖、或者不获奖但崭露头角后就会马上投入实际应用的,甚至产生了许多的专利,而为了技术上的保密,赛制就谢绝外部人士参观了。

如果你要问笔者,黑客马拉松到底产生了多少成果,笔者只能告诉你,很多。但因为很多都是技术上的创新,所以外部不一定有明确的感知,所以在这里可以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百度虽然有庞大的办公区,但会议室一直比较紧张。有的时候,会议还没有开完就超时了,一群高管抱着笔记本在门口等着,很有风度的不去敲门;有的时候,预订的会议室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如期举行,但这时候闲置的会议室却不可以预订,造成了空置。

而会议室AI门牌项目的研发,就是一个快速部署,很快从项目阶段变成百度大厦办公楼全量上线的落地阶段的比赛成果。

简单说,新的AI门牌使会议室状态一目了然,配合硬件灯圈状态和倒计时显示,显示了每个会议室的使用状况。而且,实施强制签入,支持人脸和扫码两种识别方案,如果到期未参加或迟到,没有情面可讲,会议室立刻进入可被别人预订的状态……而最能体现其AI属性的,是借助摄像头,实施扫描会议室是【有人】还是【无人】状态,从而更好的实时更新会议室资源。

而这个项目落地后,使得会议室总释放次数增长了80%,而由于签入成本变高,会议室实际签入率降低了18%,这些资源释放后,促进了更多会议室被二次预订,预订的成功次数增加了24%,这就是AI的力量。

另一个外界也很欢迎的项目是AI表情包,简单说来,就是仅仅凭借一张静态拍摄的照片,通过AI加持,可以让图片中的人脸“活过来”做各种动作。这个功能看似简单,但背后涉及的技术很多,包括采用了一阶运动模型获取模板视频中的运动信息,并利用GAN技术保证视频生成效果;同时可以驱动多人脸及切换任意模板的需求,速度达到每秒处理48张人脸,也使得该服务为业界首个支持多人脸驱动的服务。

还有一个很拗口的项目叫“基于云手机的端到端性能自动化评测”,其实,它的本质比名字更复杂,总体来说,由于移动端设备种类繁多,更新换代快,给小程序在日益丰富的移动端测试场景的全面覆盖,带来不小的挑战。

而围绕这项新的技术,提升了好看视频、百度健康、百度文库等多个重要落地场景的小程序测试效率,使得百度的小程序单页采集耗时最多降低达81.15%,并初步具备了自动修复能力,异常设备自动修复比例高达92.31%。

其实,25次比赛累计起来的落地项目,光是简单的素材统计就有几十个word文件,其中大部分限于技术,笔者也无法一一展示。但毫无疑问,这些案例证明了,百度的黑客马拉松并不只是一个轻松、有趣的创意激发活动,它体现的是如何帮助百度员工去领会“行胜于言”的创新该怎么做,体现的是百度工程师乐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让很多百度员工印象深刻的,是李彦宏对黑客马拉松的参与度极高,第一次活动还在举行中,李彦宏穿着一套浅色的短衣短裤和凉鞋就来了,他和各个组员交流,很多时候连椅子都没有,就蹲在电脑前看。

有时候李彦宏的行程和比赛严重冲突,他还会和比赛组委会商量,能不能时间上微调一下,尽可能保证他的参与。

如果这样算,黑客马拉松可能是李彦宏除了高管会和总监会以外,参与频次和总时长排行第三的内部公开活动。

这不是任何人推动的结果,它反映的也不仅仅是李彦宏对这个活动本身的兴趣,而反映的是李彦宏一直在琢磨的一件事,那就是用什么方式让百度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力。

李彦宏一直认为,创新不是琢磨新鲜点子的能力,而是一系列能力的集合,在他看来,创新包括“解放思想的能力、实事求是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冒风险的能力,就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是需要大家刻意去学习、培养、锻炼的”。

很多人都知道,李彦宏倡导创新是“top-down”式的,也就是创新的第一责任人,首先是团队负责人。他反对的,是一些人自己不深入思考创新,一听说要搞创新,就发动群众活动,搞很多的创意征集,看似热热闹闹,实际是一种“懒政”。

他因此说:“创新不是肌肉记忆,也不是盲目的发动群众,而是由攀登者带队,是少数人带领多数人。”

但是,强调创新要top-down,并不表示李彦宏认为广大的百度中基层员工就没有创新的使命,就必须依赖“上面”的创新决定。相反,他仍然鼓励每个员工、每个小团队都有创新精神,更有把创新变成实践的能力,而频繁的参与黑客马拉松,就是他力挺“行胜于言”的创新态度的最好表现,也是他从细微处观察百度员工创新行为的示波器。

这种细微的观察,其实也是李彦宏对创新的理解的具象体现——他曾经说过,创新的实质,是抓住那些更适应变化、更符合需要的产品、事物、做法。因此,创新本身就需要敏感、需要善于观察以更及时的适应变化。

以前,我们关注百度,更多的是观察这家公司作为AI和新基建领域“基建狂魔”的一面,关注的是大手笔研发投入的格局和气魄等等,但看完了黑客马拉松,不由让人产生新的感悟——一个组织的进步不仅需要在宏观上把握住创新的方向,更要在细微处把创新的价值观和敏感性输入员工的价值观和血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pcring.com/post/5938.html